- 未来世界畅想:传感器编织的物连网
- 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 发表于 2016/9/30
“物联网”是什么?“就是你买楼时,坐在家里,就能知晓目标楼盘的早晚噪音情况、日照时长、地基牢固程度等,还能监控到整个建设过程。未出门时,就能掌握目的地温湿度、交通情况以及实地三维场景等。”日前,记者在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听到了这样几个生动的例子。
“从信息处理到信息传播再到信息传感,信息发展越来越进入物质领域。”近日,温总理在无锡新区的这番话,揭示了“物联网”时代的特征。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奥巴马就职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发展战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战略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物联网。
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而将来,网络将是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物联网也叫传感网,它的运用可大到军事反恐、城建交通,小到家庭、个人。“如果在家庭中布置传感器,在外地就能知晓家中各角落的情况,如果在人体上布置传感器,医院就能随时了解其健康状况。”研究院院长刘海涛先生透露,当物联网与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相连,就可随时随地全方位“感知”对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从“感觉”跨入“感知”的阶段。
中国物联网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
曾是航天技术领域出身的刘海涛,早在1999年就开始着手研究传感网技术。“当时我给它起名叫微系统信息网,在研发了几年后,他发现国际上与他同步在研究此技术,并给予了一个新名词――‘传感网’或‘物联网’。”至今,他在上海的一个研究所还保留着“微系统”的名字,“我想让大家知道,我国并没有跟随外国的脚步,这是我们的原创。”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技术已走在了国际的前列,并与德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之一,而我国还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把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放在无锡
如今刘海涛将位于上海的研究院总部搬到了无锡。“园内有美新半导体、中星微电子等一流的传感器公司,又有国内最高水平的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拥有一流的物联网上下渠道及相关产业,使刘海涛对无锡传感网产业化发展的前景非常看好,仅今年半年,该院签下了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世博会两大各几千万元的防入侵传感网建设订单。“这只是开始。”美国曾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业务量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业务量相比,将是30:1的差距。
转载请注明来源:赛斯维传感器网(www.sensorway.cn)
- 如果本文收录的图片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内核实删除,谢谢!